MENU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一、学院招生专业类、所含专业方向及招生地点一览表

专业类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备注

招生地点

北京

保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

储能科学与工程

储能科学与工程

2021年新增专业

氢能科学与工程

氢能科学与工程

2022年新增专业

机械类

机械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

智能制造工程

新工科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


建筑环境与

能源应用工程

建筑环境与

能源应用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



设计学类

产品设计




二、学院风采

1.学院简介

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1958建校之初的动力系。2005年机械工程学院并入,组建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9年更名为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5个一级学科点,13个二级学科点。其中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并设博士后流动站。热能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学院学科水平始终保持在国内一流行列,2017年教育部公布第四轮学科评估,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排名位列A-(全国高校并列第五名)。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学科排名均稳步提升,“材料科学”位列ESI世界前1%行列。

学院共有7个专业大类和8个本科专业,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为“双万计划”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新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2021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年新增了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与能源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初步建立了涵盖能源动力、能源装备、能源材料、能源环境、能源存储等完整的“大能源”专业体系。

学院有“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和校企联合“订单式”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承担了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各类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

2.师资队伍

学院北京校部现有专任教师159人高级职称134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千人计划”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等。学院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热科学与工程”教学团队为教育部首批全国髙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为北京优秀教学团队,“工程热物理教研室”为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10余位教授分别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

保定动力工程系现有专职教师10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教授17人,副教授34人,超过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传热学”、“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教学团队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有7名教授分别荣获“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北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保定机械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8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11人,副教授29人。有河北省拔尖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第三层次人才5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青年托举人才1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河北省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2个,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9人。

3.科研实力

学院的专业方向与科学研究一直紧密围绕国家和能源电力行业重大需求,逐渐形成了以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发电为主题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在节能理论与技术、清洁灵活火力发电与热电联产、IGCC与燃气轮机、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及运维、先进CO2动力循环,以及储能与氢能等方向取得重要突破或实现落地转化。围绕上述方向,“十三五”期间,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机”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仪器专项项目等国家和电力行业科研项目2000余项,累积科研经费5亿元。近10年来,作为牵头单位和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多项,为我国发电行业技术进步和能源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院现有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站能量传递转化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发中心、热电生产过程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低品位能源多相流与传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低碳高效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电力机械装备健康维护与失效预防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研究基地,为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形成了重要支撑与保障。


三、专业特色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掌握能源高效转化与洁净利用、能源动力系统与设备、新能源开发及利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跟踪本专业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将来可在能源、动力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和实践型”卓越人才。

就业及深造:本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规模连续多年全国第一,近五年一次就业率超过97%。就业单位包括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等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华北、西北、西南等电力设计院。约60%的学生攻读研究生,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此外,本专业每年输送几十位本科生以联合培养或国外攻读学位的方式出国深造。

(二)储能科学与工程

2021年3月,储能科学与工程新专业获批教育部备案。2022年2月,学校获批首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紧跟国家能源战略调整,系统培养具有扎实的能源、电气、化学、材料、物理、控制等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电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能量存储和转化相关的科学知识,具备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氢能科学与工程

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紧跟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扎实掌握氢制备、氢储运、氢动力、氢安全等氢能学科知识,培养品德优良、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的氢能领域高端人才。

专业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高峰学科为牵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机融合氢制备、储运、利用、安全等当前氢能全产业链热点方向,开展全方位、跨学科应用基础研究。2022年2月,氢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建设。同年,我校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正式获批,为氢能科学与工程“高精尖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设立“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校全面服务“双碳”目标,持续深化新工科建设,发挥我校学科融合优势,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的重要举措。

(四)机械类

机械类所含专业为机械工程专业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其中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只在保定校区招生。北京校部无专业分流,保定校区机械类大类分流到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工程、机械工程(输电线路工程)等专业(方向)。

(1)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能够掌握和应用自然科学与机械工程相关知识,富有实践创新和持续学习能力,解决不断出现的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能够从事机械及相关领域的产品及系统设计、制造、检验、运维、管理或新技术研发等相关工作的卓越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机械工程(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方向培养涉及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跨学科背景的输电线路工程领域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及深造:机械工程专业约有55%-60%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工作;约有40%-45%的本科毕业生保送或考入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机械工程(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方向约55%的本科毕业生在电网公司、电力设计院等从事输电线路规划、设计、设备制造等工作;约45%的本科生进入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

(2)智能制造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基础和有关专业知识,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针对机械工程特别是能源电力装备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开展系统分析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能够从事机械工程特别是能源电力装备相关领域的智能制造、智能运维及智能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及深造:毕业生可在电力设计院、大型现代化发电企业、能源装备生产企业及其它相关行业从事智能制造、科学研究等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等工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

(五)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只在北京校部招生。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瞄准国家新能源(包括氢能源、先进电化学储能电池、电动汽车、储能电站)及电网/电力系统技术发展对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重点围绕先进储能/节能材料、电力行业新材料等方向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培养国家新能源、电力行业及先进储能领域亟需的材料科学专业骨干人才。

就业及深造:本科生的毕业去向主要为能源/电力、新能源汽车、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军工等行业的企业、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每年约60%的学生将进入国内知名高校或科研院继续深造。约10%的学生将到海外留学深造。

(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于2020年入选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具备暖通空调工程、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公用设备及其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能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设计咨询、研发制造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就业及深造: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建筑、电力、航空等设计单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暖通空调设备生产企业;供热、供燃气集团;先进制造行业;建筑施工、监理单位;建筑节能新技术研发单位。约60%的学生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继续从事科学研究,部分学生进入纽约大学、诺丁汉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国外高校深造。

(七)工业工程

工程专业只在保定校区招生。本专业培养以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为工作目标、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和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工程与管理复合型专门人才。

就业及深造:约有60%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到南方电网公司、中核集团、大唐集团、三峡集团、一汽集团等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工作;约有40%的本科毕业生到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八)设计学类

设计学类所含专业为产品设计专业,只在保定校区招生。

产品设计

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针对产品的设计、制造、改良及产品的模型、模具制作等相关领域复杂问题能系统分析提岀解决方案;具有一定市场应变和良好发展潜力的设计特色鲜明的卓越人才。

就业及深造:约有65%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到国家电网公司、华能集团、中核集团等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以及专业设计公司工作,约有20%的本科毕业生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


四、联系方式

1.学院网站链接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https://thermal.ncepu.edu.cn

动力工程系:https://pe.ncepu.edu.cn/

机械系:https://dme.ncepu.edu.cn/

2.学院联系电话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010-61772277

动力工程系:0312-7525020

机械工程系:0312-752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