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潇洒走来的杨奇逊院士
作者:丁清
1979年底的一天,在悉尼夏日的街头,人们发现当地几家大报的头版头条,竟然是有关来自遥远中国的五位学者的新闻。大幅的照片和报道,让远在地球南端的澳大利亚人感到陌生和新奇。
我校(当时的华北电力学院)的杨奇逊老师,正是这五位风度翩翩的学者之一。
感谢1978年的春天。
这个被称之为科学的春天、知识分子的春天,是一个温暖了多少优秀人才的美丽的春天。这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会议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无产阶级的一部分”的著名论断后,中国政府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确定了从全国重点高校选拔出200位中青年教师,走出国门到世界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重大决策。
这么多年过去了,杨奇逊清晰地记得全院大会传达了国家在重点高校中选拔优秀出国人才文件后,时任电力系总支书记的孟昭朋和系主任沈有昌两位,就在那个晚上敲响了杨奇逊的家门……
他们很认真地对杨奇逊说:“杨老师,我们讨论过了,就你合适。”于是,从没有想过自己能这样顺利出国的杨奇逊,在通过英语考核不久后,就收到了准备出国的通知。
那段时间,杨奇逊查阅了大量的专业资料,了解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莫里森教授,是世界著名计算机数字保护专家、先驱者之一,有很多专著论著,于是确定去那里进修学习。收到申请的莫里森教授有些意外,能有中国学者到他的学术团队来,他非常高兴。
1978年7月22日,当时的河北电力学院提交了杨奇逊出国审查表,报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走进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杨奇逊,坦言自己在国内时连微型计算机都没有碰过,这让莫里森教授瞬间流露出无法遮掩的大失所望的眼神。
可没几天,杨奇逊发现实验室使用系统中的一个软件总是在运行中出毛病,那就去查查是什么问题吧?短短几天时间,他把“毛病”找出来处理了。实验室的老师非常高兴,大大地夸奖了他:“杨!你真棒!”那位老师还到处去说这事。不久,杨奇逊有关《超高压电网继电保护》的学术论文,在澳大利亚电气工程学会上宣读,并在《英国电气工程学会学报》上发表,他的研究,引起了国际同行和专家们的关注,也引起了澳方的极大重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电力公司拨专款援助该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并支持他攻读博士学位。杨奇逊比规定时间提前一年完成了专业研究,1982年被新南威尔士大学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童年
杨奇逊即将回国时,他的澳大利亚导师I.F.Morrisom,在给杨以涵教授的亲笔信中热情洋溢地说:“您想必知道,在过去的两年中,我荣幸地担任了您的同事杨奇逊的导师。在这个月杨完成他的博士论文后将离开澳大利亚。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写此信介绍他在这里的工作情况,并表达我们对于他离去的巨大的难舍心情。
杨的博士论文是优秀的。他在‘计算机在输电线继电保护方面的应用’领域内做出了好几项重要的贡献,主要有:
1. 找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解决了高电阻接地故障保护这一难题;
2. 在对距离保护频域特性的研究基础上,找到了应用数字滤波器来有效地提高保护动态性能的方法;
3. 对故障相判别的需要做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用于此目的的程序;
4. 成功地用一个标准的、廉价的8位微处理器实现了上述各点。
除了技术上的贡献外,我还想告诉您,我们多么珍视能有这个机会认识杨,并通过他了解一些贵国电力事业的教育和工业方面的情况。杨是个非常刻苦用功的同事,又是一个可亲的同伴。他的英语刚来时就不错,现在已大大地提高了一步,可以从容地应付相当复杂的技术和社交场合。当然,他的经验和成熟,也使得当他的导师是很不费力的。”
1981年12月17日,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留学生小组在杨奇逊的鉴定书中写下:杨奇逊同志在澳大利亚学习和工作的两年多期间,明确大是大非,注意政策、遵守纪律,作风正派、团结同志,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祖国。学习专心致志,在研究专题“数字式距离保护”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经他导师莫里斯教授极力推荐,学校当局破例允许他在两年不到的时间攻读博士学位,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1982年的1月,杨奇逊带着他在两年多时间里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带着受到国际同行专家重视的论文《微机距离保护》、也带着被认为是“解决了继电保护领域一个难题”的耀眼光环和高度评价,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学校。
《光明日报》1981年1月18日以《我访澳学者杨奇逊研制成功网路继电保护新装置》为题报道了杨奇逊在澳大利亚的研究成果,这篇国家级的前沿科技报道,强调了此装置“在继电保护方面做出了具有独创性的贡献”,使杨奇逊的研究项目影响力增加了不少。
电力部和学校对杨奇逊的归来,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部里投入了部分科研经费,学校也在人力和物力上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创造了各种条件”。
“电力二杨”与外国学者
访学澳洲
1982年2月,杨奇逊成立了最初的研究团队,开始主持研制国内第一台微机保护装置。他们的样机在一次次失败下,一次次经过改进,历经了模拟现场的充分考验。
1984年5月14日,我国第一台微机距离保护样机,终于成功地在河北马头电厂投入运行,于是,这个寻常的日子,让杨奇逊记住了一辈子。这台微机保护设备的运行,在全国电力系统引起很大的震动,大家对电力系统出现状况后,保护装置能及时正确地反映,感到非常新奇,以致后来只要现场出现故障,大家都会在第一时间说,赶紧看看微机是怎么说的?
1984年11月,全国继电保护权威们云集在马头电厂,举办了微机距离保护软件原理鉴定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机的成功运行,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顺利通过省级鉴定。这一刻,也是我们学校在业内“比较露脸”的时刻,接着河北省电力局及时召开会议,全面推广这项技术,东北电网则发了红头文件,表达对这项科研成果的浓厚兴趣,希望尽快制成成套工业产品……
同年,MDP1型微机距离保护装置研究,获得全国微机应用展览会一等奖。
1985年,英国C.S.D公司向我国申请购买杨奇逊研究设计的微机测距软件,这是我国首次向英国出售软件技术,得到我驻英使馆高度赞赏。现在由该软件支持的微机测距系统已批量生产。
在杨奇逊主研下,微机距离保护功能课题研究,很快扩充为线路综合保护,被列为水电部重点科研项目之一,水电部组正在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计划在1990年要有正式产品投入运行。
可是,要把在国外研究室实验模拟成功的软件原理成果、团队科研使用的样机,真正运用在工业生产中,跨越到批量生产出正式产品,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存在着许多困难。原理证明是正确的,可现场强烈的电磁污染、抗干扰能力、干扰的来源,以及瞬间短路时的过电流等等,这一切,要求保护装置在故障状态下能准确及时报告故障地点、干扰来源,很不容易。
那时,全国六大继电器制造厂家,都赶来要求转让技术。毫无保留地转让了技术后的杨奇逊,更是如同绑在了全国电力系统安全故障报警上。那时,每每家中电话的铃声响起,他都“紧张得要命,因为马上要赶到现场、要到处去救火。”
一次,鞍钢的系统自动检测出了问题,告警了。他们匆匆赶去检查后,发现装置没有什么大问题。但让杨奇逊再也忘不掉的是鞍钢总工当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杨老师!你这一声告警,就是我22万线路在告警,谁还敢睡觉啊!”
有了这样在现场的摔打也好,几年的摸索、几年各种状况的现场处理,让他的团队队伍成熟起来,保护装置设备也在稳定运行后,大范围地推广。
当年简陋条件下的成果鉴定
1990年,全国的电力系统保护基本上换成了微机保护,避免了许多重大隐患。更重要的是:“我国大幅度地使用了我们自己的继电保护技术后,大大地减少了进口国外的设备与技术。这个领域,到现在依然是这种情况。”
有底蕴、有能力,承担起世界一个领域领先的重任!这,值得杨奇逊骄傲!更值得中国人骄傲!
1986年12月1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推荐杨奇逊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时评价:“……杨奇逊在澳大利亚进修期间,在微机距离保护方面取得了优异成果,加强了中澳在电力工业技术方面的友好关系,做出了突出贡献。该同志兢兢业业致力于微机继电保护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推动这项技术在国内的普及与提高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6年12月17日,华北电力学院(86)华电人字第45号文件,上报杨奇逊到水利电力部教育司,参选全国“选拔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两天后,水利电力部教育司签署:同意推荐。
同年的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签署:同意推荐。
七天后的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签署:同意杨奇逊同志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工资从1986年12月1日起,提高三个档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后,仍可在新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基础上,增加同样档次的工资。
在这份我院17日申请参选的报告上,短短的13天,经由业务主管部门教育司到呈报部门水电部、再到审批机关国家科委的三级国家机构,分别盖上三枚大红印章,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分量重,最后的印章中是庄严的国徽。
1994年,杨奇逊成为我国第一批工程院院士。他还是全国电力系统及我院唯一的一位院士。为此,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专访了杨奇逊。
杨奇逊,这位坚守和奉献在我国继电保护领域里的学者,用自己的才智与信念、用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实现了青年时代就树立起的科技强国的梦想!
在获得了显赫的成就和名誉后,他却并未停下前行的脚步……
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
也是在1994年,由电力部机械制造局积极倡导,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许昌继保自动化所和我院四家合作组建公司,合力将我院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各方商谈同意公司命名为四方公司。早就听说过四方公司的大名,可才知道这个叫起来响亮清晰的名字,原来含义就仅只因为是四家合作这么简单明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四方公司如今已成为拥有3000多名员工,年销售量30亿并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四方,每年为学校提供数百万元的红利,并且成为学校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基地。
2015年,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电气工业100强”“中国电气工业创新力10强”两项殊荣、并荣获“2015年北京市诚信创建企业”称号。
前不久,杨奇逊在四方做了个关于人才与知识的报告。
在一个小时的报告中,他语气和缓,依是那样亲切的语气:“我就是来对大家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他首先强调了四方今天人才济济,吸引了三届合肥工大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状元,被业内赞誉将成为中国的ABB(Asea Brown Boveri,瑞士-瑞典的跨国公司,专长于重电机、能源、自动化等领域,在全球一百多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总公司设于瑞士的苏黎世)。是社会对四方的认可,吸引了全国的优秀人才,怎样留住人才?值得大家去思考。
他以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为例,强调求贤若渴得到人才后,是否恰当地使用了人才,因为“真正有本事的人,自己有思想,可能比较骄傲,往往不屑于拍马屁。”他尖锐地提出了“千里马不是人人都能驾驭的”观点,所以请大家看看“我重用了什么人?是否忽略了些什么人?”
他举了自己在大学时的经历:“我在班上是个坏学生。无组织、无纪律,睡懒觉,还对当时的极左路线说了很多怪话。可因为学习好,在学生中市场很大,是领导眼中的肉中钉。反右开始,学校通知留校参加运动。我胆子大,留了个字条,就回上海了,还告诉同学你等我上了火车,再交上去。结果听说当场就把我的入团志愿书撕掉了。”
43年后的浙大校友聚会时,杨奇逊对班里领导真诚地说:“感谢你们!你们有太多的理由整我。”多年后他才知道是班上拥有话语权的调干生韩松挺身而出:“都是娃娃嘛!杨奇逊是个好苗苗,要好好耐心教育。”使他逃过一劫。
他还举例说自己刚分配到北京电力学院电自继电保护教研组试讲时,很狂妄,很想显摆,讲了不少在外文资料上看到的新东西。很多年后有人告诉他,当年核心组对他定的调子是:此人好高骛远,不宜重用。于是,他成为到处去劳动的代表,是教研组唯一去参加四清的,“吃了很多苦、日子也过得很苦。可负责一个生产队,怎么去做人的工作?怎么与生产队长搞好关系?”实实在在地思考了这些问题后的杨奇逊,“学会了换位思考”,很快升为进驻企事业的工作队长。
他直爽地剖析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过去,用如此生动的例子,去申明人才是需要发现和保护的观点。
其次,他强调:你要真心看到团队中别人的贡献。他很坦荡:“我出洋镀金回来,和大家一起干事情,这个事搞成了,出了名。名,我得了;那利,就应该少要点。”
他谈到他和最初研究团队中的实验室工人刘建国、刚刚留校的黄少峰,认为三人缺一不可,都很重要。30多年了,现在每年刘建国都会在过年时给“恩师拜年”!
在对外合作中,他重点强调的也是:你要看到别人的作用。
一次聚会,南自厂的领导对他说了很多温暖的话,他却回答:“黄厂长,是应该我感谢你们!是你们名牌厂出了这么多力气,来支持这个科技产品。”他非常肯定合作方的成绩和贡献,认为“名牌厂的品牌效应、影响力和销售渠道,太重要了。”
几天后,南自厂的乔总对他说:“杨老师,你的这番话,使我们的领导班子都非常感动。”此后,南自厂再决策时,很自然地“向我们倾斜”。
有关知识私有和知识保护问题,杨奇逊的态度也很明朗。
回国之初,怎样面对微机保护?国内高校同行也都很关注。当时,很多人把视野的重点放在研究算法上,怎样去少做几个乘法?电力部科技司则花了很多钱,从国外引进了“集成电路保护”,与国外一样走模拟电路,并刚刚有产品推出。因此,国内继电保护界,当时对微机保护的态度是:积极、慎重!
杨奇逊一腔热血,在各高校每年定期的交流会议上,毫无保留、大力推行“微机保护可靠性研究”,认为推出去的关键是抗干扰、怎么用?“我的这一公开,大大加快了微机保护与集成电路的竞争。我是不讲什么大道理的,国家花那么多钱,送我出去学习,我没有理由搞知识私有那一套。”
今天的杨奇逊,觉得自己的坚持是对的。微机保护的成功推广,减少了我们与国际同步,再去重走集成电路保护的弯路。
此时他看了看手表,结束语竟是:正好一个小时。整个报告,没有一句废话、空话和口号,他是在用亲身经历去诠释:要善于培育人才,给优秀人才充分的发展空间,才能留住人才,成就事业。
2015年1月寒冷的一天,杨奇逊穿件普通的深蓝色夹克,坐在学校档案馆录像厅的黄色沙发上,手里端着个一次性纸杯,去梳理和回顾人生事业的旅程。
他坦言自己留下的遗憾是:“没有好好教教书,我其实很愿意与青年学生在一起。教师讲一堂课下来,收获最大的不是学生,是教师。因为备课时,对问题的理解会深化很多。在课后答疑时,学生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也启发了教师的教学。”
他至今很感激在他回国时,担任电力系领导的孟昭朋。那时正逢系主任改选,他的呼声很高,全系投票选举。是孟昭朋在全系大会上说:“我们希望杨奇逊不要当系主任,专心把他的科研项目搞下去。”如今的他,对在四方工作的手下举自己的实例劝说:不见得一定要当官啊!可人家反驳:杨老师,时代不同了,不当官,没有话语权、就无法调动资源。
还有件让他灰心的事情。
他兴致勃勃地去给新入学的学生讲理想和奋斗,结果发现:“我完全不懂年轻人的想法,我讲的他们也不感兴趣。以前我讲课时,学生是不分心的。”
他,在78岁的今天,依然如同青年时代的率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在那张纯净的脸上写着。岁月的流逝,除了带给他一头浓密的银发,竟然不掺杂半点的油滑和世故。
翻阅着大量已经泛黄的资料,不难发现,年轻时代的杨奇逊就具备特立独行的做派、大胆质疑的思考和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这大概源于家族良好的遗传基因和聪慧做底蕴。
他高考成绩:物理91分、化学90分、数学93分、本国语文57分、政治常识61分。
报考专业依次是:电机制造和电气器材制造、机器制造和工具制造、化学工艺类、动力类、建筑和市政工程类、冶金类、物理学。
报考学校是: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钢铁工学院、复旦大学。
依此可见,大学时期的他,就清晰地坚定了这一生“是要搞技术的”理想。他非常直率地坚持:我们应该向先进的国家学习科学技术!我认为我将是做技术方面的工作……重要的是学好技术。
他对高等学校招生“保送干部”,持有不同的看法:高中毕业生已经太多了,为什么还要保送大量干部上大学?这样会使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失学。而这些干部原来在很好地工作着,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合理?
一个人微言轻的大一学生,敢于去质疑当年的政策,没有胆识和头脑,行吗?尽管进入大学后,他对自己的想法开始一次次的检讨和反省。至少,在那种时代背景下,他能够独立地去思考、去评判、去公开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应该就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了。
只有看出问题的人,才是爱之深爱之切,有着强烈的愿望,想要去解决提升新兴祖国贫穷与落后的状况!
这个从小生长在上海、就读于著名的圣约翰学校、有着优渥家庭生活的富家孩子,家里大多数成员都从事于金融行业,父亲、祖父在香港工作。
他在1958年的自我鉴定中很坦白:由于家庭出身的关系,过去我对党没有什么亲热的感觉,对党员干部都有些怕,觉得他们都看不惯我,我也讨厌他们。听到在总结任何成绩时,他们总少不了一句和党的领导分不开,我觉得不自然,空洞得很。他思想认识的转变和认可,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在不少运动中,同学们与人为善的态度对我提了许多意见,使我对新社会、对党的看法也在转变着。
我曾担心实施加强劳动的实习方针,会影响实习质量。但在和工人阶级的共同劳动中,我们学到了知识!在落实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时,我担心会降低理论水平,但在勤工俭学中,我们把理论和知识深入了一步,这一切,使我对党开始有了信仰。
尤其在科研进程中,周文先生(时任浙大书记)常常看望我们,帮助解决困难,给大家打气,使我对党、对党员干部产生了亲切感。许多干部以身作则的苦干精神,给我很大的鼓舞,使我对他们亲近起来。
以前我对于说工人阶级品质怎样优秀,而资产阶级品质怎样恶劣有些反感,觉得工人阶级不讲礼貌。可在下厂实习接触到真正的工人阶级,看到他们忘我的劳动,还自动要求取消计件工资等,这跟我以前接触到的资产阶级谈来谈去谈些钱和享受相比,确实使我认识清楚不少。另外,工人阶级朴实善良的性格,也使我想起资产阶级的虚伪。
以前对于说苏联的科学技术比美国先进,还有些不敢相信,认为这样说是为了帮助我们加强信心。但人造卫星、宇宙火箭上天,大大加强了自己的信心。
也就是说,他不喜欢空喊的口号,讨厌程式化的俗套,他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亲身经历去体会,最后得出的是让自己信服的结论。如同对待学习和研究,搞通了,搞懂了,你自然就理解了。
读书期间,就开始参与的科研项目,为一生的科研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浙大五年的学习,他的学业一直很优秀。
1959年2月1日,吴兆麟签署的小组鉴定意见评价他:一学期来,受到祖国大跃进形势和周围新事物的鼓舞,开始改变了原有的资产阶级人生观,对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看法有了一定的提高,对党的领导也有所体会,积极参加各项劳动,初步建立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对集体也加强了联系,学习尚踏实、肯钻研,并肯把学习心得帮助别人。
1960年,雄心勃勃搞工业建设和教育的电力部,一下子招收了5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杨奇逊是其中之一。
分到教研室后,为在北京电力学院筹备“电器设备制造专业”,他先后去上海交大电气专业和天大微电机专业进修两年。1963年,他到通县农村参加“四清运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身上染了虱子,思想感情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认为自己这个时期“成熟多了。”
在通县大会战时,恰逢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这让他无比自豪!51年过去了,在学校录制他的专辑时,他脱口谈到了这个日子!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记住这个日子?留在我记忆中的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当年拍摄的原子弹爆炸的纪录片中,当天空中升腾起巨大的蘑菇云时,所有在掩体后面的人一起冲出来,雀跃欢庆的激动场面!那是共和国的记忆!是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北京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队对杨奇逊的鉴定是:能注意自己的思想改造,思想上进步较显著;能认真贯彻支部决议,工作踏实肯干,并能从实际出发,生产工作抓得较好;能克服困难,住到贫农家里去。收到一定效果;作风比较朴实,能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群众关系好。缺点:斗争性不够强,大胆开展批评不够。他还是太善良!
对于文革,他没什么好说的。
对1969年京城诸多高校匆匆搬迁,他明确地表态:“是个历史的错误!”有人记得他在岳城水库时曾公开说过:“我不相信,我们会在这里一直待下去。”
对于学校是否在北京站住脚的问题,他竟然哈哈大笑,很开心地宣称:“我和刘校长为此在会上是打过架的,我们吵得很厉害!我一直在跟电力部提:学校一定要坚持在北京发展。中国不像美国,美国可以在其他地方建大学。中国太大,学校不建在大城市,你的生源、师源、国际间的交往、学术交流,持续发展的水平和水准是绝对不在一个层次上的。”
“我对保定很有感情。我的第一套微机保护装置是在保定的电力系实验模拟大厅做成功的。”
……
据说,当初曾经有过一个已在酝酿的方案:保定校区划归河北省,北京校区划归北京市,北京有钱。
设立奖学金
今天的杨奇逊,很欣赏当时的校领导刘吉臻和徐大平。当年的他们,坚决不同意这样的分割:一是两边绝对不能分开,一旦分开,什么都不是!二是学校一定要划归教育部,不能划归地方,这样地位不同。杨奇逊承认:“今天看来,刘校长的稳步发展的策略是对的。他非常稳健,按部就班、水到渠成,非常成功!”
杨奇逊很欣慰学校这几年的发展:教学与科研各领域的成就、学生培养的质量、我们拥有的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话语权、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等等,最后有这样的结果,很值得庆幸。
当然,杨奇逊的视野从未仅限于已经成功的天地,他对国内外前沿的科技研究,始终有着浓郁的兴趣和热情。
......
猴年春节前夕,一股强悍的寒流席卷了九州大地的整个版图。超市里,一位操一口浓浓粤语的母亲对坐在推车上的小女儿说:“今年回家,可没有草莓吃了,草莓都冻死了。妈妈小时候在广州从来没有看见过下雪。”
电视上,一如既往地重点报道各地开始的春运了。远离了这份热闹,在京南一处安静并洒满阳光的书房内,当我在网页上轻轻地敲击下杨奇逊三个字,结果是一堆的资料跳跃出来:杨奇逊教授是我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的著名专家、微机继电保护领域的开拓者、他填补了我国继电保护领域多项空白。他的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我国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理论和应用处于国际先进地位。
其实,很早就想走近杨奇逊院士了,但却一直忌惮着因了他的工作、名望和地位所带来的忙碌及遥远。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告诉你:“杨院士太忙了,基本上不接受采访。”可都《华电记忆3》了,总让这位大师级的人物空白着,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了。宣传部的头儿也一次次审视着所有的稿件在着急:“动动脑筋、想想办法,一定要拿下杨院士了。”
横下心来,拜托了曾闻问和高曙老师,先联系到杨奇逊夫人杨维娜老师,这才发现,与我们相距“那么遥远”的杨奇逊,人很谦和简单,用他那正宗沪普口音的表述是:“主要是看对这件事有没有兴趣?应不应该做、值不值得做!”
与夫人杨维娜教授在国外
在事业上取得如此成功的他,身后的杨维娜是怎样支撑了他?他在京城的家,会是怎样的风格?两个孩子从事了什么职业?此外,他说手里还有一部分资料要给我。于是,我们商定初稿完成后的修改,取资料的时间、地点,我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什么时间、地点,您定,我没有问题。”
细心的他,每次在打电话联系时,总会先发个短信询问:“我这会打电话,可以吗?”这大概就是渗透在他骨子里的礼貌了。当听说了我的住地后,他很爽快:“你去学校也很远的,那就到我家里来吧!”担心我只有他家中的地址,还是会走冤枉路,他非常认真地将路线一一说明:你在四季青桥西向西再往南拐……
放下电话,我有些脆弱地想流泪。
几年了,为这份厚重的“记忆”,常常奔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最热的时候去霍营,最冷的时节到马甸,闻着粽香的日子,看着傍晚街头忙碌的车水马龙,满城花香的季节,一次次走在去小营的路上。
真的,只有当你面对这些支撑了学校的“老一辈”时,你才会知道走进学校的昨天,接触和感知这样一批谦和、亲切、没有一点架子的优秀知识分子,真的是份幸福和温暖。
2016年1月31日,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京城的天空湛蓝,几缕白云缓缓飘浮着,远处西部的燕山山脉伸展着躯干,轮廓清晰地轻挽着整个都市。
坐在燕西台杨奇逊的家中,窗外满满的阳光与杨奇逊亲手调制的浓香的咖啡一并,使得原本就轻松的氛围,更添加了份冬日的温情。
一直微笑着的杨奇逊,谦和地首先一一解释着网上报道的几处不实之处:“不然心里会很不舒服。他们发表的我说什么没有留在澳洲的原因是‘祖国更需要我。我的学识、我的科研成果和我的心永远属于我的祖国和人民’。实际上,我根本没有想过要留在那里,也没有说过这样高水平的话。在国外两年多了,又没有探亲假,我想家想得要命,就想快点回家了。”
团队
报告
谈到公司创业感受的苦不堪言、其乐无穷,“原本我是说看到柳传志说‘苦不堪言’时,我深有同感。”
还有说“出任公司的总经理时,家人及亲友一致反对和担心。”这是有的。但是说“他们担心的都是我个人的得失,而我关心的是国家的电力事业,担心自己对祖国和人民还有没尽心尽力的地方。”这就太肉麻了,我哪有这样讲过?
另外,包括成立四方公司,其实也是另有隐情的。当时,接受杨奇逊微机保护技术转让的几大继电器厂家,在全国的市场销售份额一再受到挤压,他们前期投入太大,面临将要消亡的困窘,只能很无奈地找到杨奇逊,请他出山,挑头成立公司。想想自己苦心研究的技术即将消亡,杨奇逊自己也确实很不甘心,面对这些当年如此信任自己的同行和朋友,在整整一个夜晚的不眠和思考后,杨奇逊告诉自己:“干!我不能对不住朋友!”
汇总他所有的叙述,你会发现,在他的眼中,所有的项目和工作,是大家一起完成的。因此,所有成功的喜悦和报酬,当然应该是大家一起来分享的。
他的平等、他的尊重、他举手投足中的君子风范,使得他从不缺乏合作者,也使得他的团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商机、得以发展壮大。
在杨奇逊成功演奏的人生乐曲中,他的家庭,一定是由大小提琴协奏出的轻柔美妙的乐章。
从小他家教很严,胸怀倒是很宽阔,母亲说他“肚子里能开飞机”。但他个性一直很刚毅,一次不知为什么被关在凉台上,他大叫:“你们再不开门,我就撞玻璃了。”结果,他真的狠狠地撞向玻璃,眉毛那至今留下了一道疤痕。
大学时代的杨奇逊喜欢乒乓球,还是浙大棒球队成员,曾被选中代表浙江省棒球队,集训三个月,准备参加1959年的全运会。后来,是浙大校长坚决阻止他们去参赛。
与他同年的夫人杨维娜老师,祖籍无锡,从小也生长在上海,两人家境相似,杨维娜的父亲毕业于上海交大,留学美国。杨维娜1955年就读于北京邮电学院有线电通信工程系,1960年毕业后分配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电自教研组任教,直到在我校退休。杨维娜小时候就喜欢户外运动,整天在外边,她还在全校女教职工乒乓球赛中获得过亚军,“也可能是冠军,记不清了。”
温馨的家
与孙辈们
现在的家中,杨奇逊负责早餐和加餐,杨维娜打点两个人的中晚餐。
家中的总体风格融现代与古朴为一身,既有两人各自从上海家中带来的花纹精致考究的红木花架、五斗橱,又有一屋子的苏绣、湘绣和油画,竟然还有书法家启功专为杨奇逊书写的作品。
三层的红双喜乒乓球台子,是夫妇俩每天活动的首选。
这个家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每层都有书橱。让人有些惊奇的是,大大小小的四五个储藏室里非常干净,所有的物品分门别类,摆放的整齐有序。
一个家的家风和环境,一定是女主人的作品和成就。套用这个定理,杨维娜是全家大小十口人的支撑,儿子、女儿分别给他们带来了两个很可爱的女孩,其中还有一对双胞胎。
他们夫妇的遗传基因太强大了。
儿子毕业于北大无线电系,以北大无线电系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免试保送到清华读研,后因拿到了美国大学全额奖学金而去了美国。三年读博期间,获得了IEEE通信委员会每年只授给三个学生的奖学金。现在儿子是美国Akamai公司的研发人员,该公司提供了全球互联网1/3的基础设施。女儿毕业于北大生物化学系,在耶鲁大学攻读MBA时,又转学到哈佛大学读MBA。毕业后,被麻州州长任命为政府医改办公室主任,承担了美国医疗方案改革工作。谈起这样优秀的儿女,夫妇俩很自豪:“这没什么客气的,可以好好吹吹牛!”
在我们几番商讨这篇人物报道时,他始终是那样的认真:“以前,我根本没有时间看人家写的报道。这次,是我唯一认认真真修改的!”
雨水时节了。我去拿他打印出的修改稿,门禁号码忘了按单元号,一嗲嗲的女声一直在不厌其烦地提示:号码错了!无奈,只好又打电话。没想到,他竟然跑到楼下接我,走进客厅,他径直去了厨房,端出一杯清香的浙江白茶…….
敬一丹在她的《我遇到你》一书中评价梁从诫先生“……是位真正的知识分子。他有远见,不流俗,敢直言。他清高,他自然,他自觉,他的后半生都贡献给了自然。”梁从诫先生的母亲,就是那位写下《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才女梁徽因。
近日,媒体在赞美91岁的火箭专家、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梁思礼先生时评论:报效祖国,从来不是一句说来好听的空话。在这个崇拜成功、膜拜金钱的时代,总该有人提醒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精英!梁思礼院士是梁思成、梁思永两位院士的弟弟。
杨奇逊,用自己的才智,担起了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也是位值得我们赞颂的真正的知识分子!
总结杨奇逊的学术成就和人生之路,我们也可以找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精英的答案!
这,就是一路潇洒走来的杨奇逊院士!
他,从不带面具,总是这样坦荡地用真相、真情和真实去面对世界!
这位始终在思考如何将科学技术运用到生产实践和生活现实中的学者,这位一直在用他的谦和、平静和独立批判精神审视世间的专家,这位从不用模棱两可的态度去调和人生色彩、至今依然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智者,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胸和高度。
他,值得我们钦佩和仰视!
他,更值得我们记忆和赞颂!